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 第362章 幸亏军师提醒,否则险遭害命

第362章 幸亏军师提醒,否则险遭害命(1/2)

    张松很了解刘璋。

    他清楚,严颜只要回来了,当着严颜的面,刘璋反而不敢杀严颜。

    并且只要严颜回来了,牛亶和蒯越的目的达到,也绝不会再赶尽杀绝。

    所以说,严颜回来无益,反而若他回来,江州守将就变成了孟达,那时候才是尴尬。

    本来孟达是暗降汉王,结果搞成明降汉王的话,作为孟达的举荐人,张松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毕竟当时举荐孟达,先触动了黄权的利益,黄权当时虽然无奈同意,但孟达出了问题,黄权绝对不会为他张松说话。

    其次牛亶,虽然孟达是东州系,但当初举荐孟达的是张松,孟达真投降的话,牛亶巴不得撇清关系,就更不可能为张松说话,反而第一个落井下石的人,就得是他牛亶。

    最后蒯越,作为荆州系首领,他当然就更没有理由为张松说话了,不把张松搞死,就算仁至义尽了。

    对这一切,张松看得很清楚。

    因此,严颜绝不能回成都来,不过张松的打算,是既要保下严颜,又要给严颜添一把火!

    略微沉吟了片刻,组织好语言后,张松开口了。

    “陛下,臣可以说两句吗?”

    刘璋一见是张松,顿时大喜,“爱卿快快说来,这严颜,到底有罪没罪?”

    “陛下,臣以为,关于严颜之事,其中颇有蹊跷。”

    张松缓缓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此言一出,黄权松了口气,这关键时刻,还得是自己人才行啊。

    在黄权心中,突然对之前疏远张松,有了些愧意。

    “不过……”

    就在牛亶和蒯越准备说话的时候,张松话锋一转,又道:“就算现在要重新查证,汉王兵临城下,极易引起军心动荡,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再加上之前汉军攻城,也全靠严颜,才得保江州无恙。”

    “据说,当时汉军,可是已经先登。”

    “那个时候,怎么也没见大家为严颜请功,反而现在事有蹊跷的情况下,就急着给严颜定罪?”

    “并且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

    一席话连削带打,将牛亶和蒯越暗讽一番。

    偏偏现在是刘璋让张松说的,他们二人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听着受着。

    旋即,张松又是一转,说道:“但严颜拥兵自重,以及通敌的嫌疑却在,也不能不防。”

    此话一出,黄权也懵了。

    刚刚说的还挺好,他差点就跳脚鼓掌了,怎么现在又重提严颜拥兵自重一事了呢?

    一时间,三人俱是分不清,张松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有刘璋,听的津津有味,觉得张松说的,好有道理!

    见刘璋如痴如醉,张松知道是时候进行决定性一击了。

    当下躬身一礼,沉声说道:“因此微臣提议!”

    “责令严颜出兵迎击刘备,不论输赢,只要严颜愿意出兵,那么就说明他没有问题。”

    “反之!”

    “若严颜推三阻四,拒不出兵,则说明其必有问题,应该立刻缉拿其回成都问罪。”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张松的算计很简单,就是逼严颜出战,只要出了江州城,他相信汉王和张明有办法对付严颜。

    就算严颜不出战,面对刘璋派出的使者和内廷禁卫的缉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严颜投降。

    那时,反的是严颜,逼的人是刘璋,又与他张松何干呢?

    不得不说,张松的话,勉强算是平衡了各方势力。

    不管是想看张松笑话,还是一时无言以对,总之黄权,牛亶和蒯越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他们没有说话,其余大臣自然也没有话说。

    张松心头冷笑,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不忘?

    党争的可怕,张松算是彻底见识到了。

    而刘璋见无人反对,也点了点头。

    “好!那就依张松的法子去办吧!”

    于是刘璋下旨,派亲信宦官,并一队禁卫赶往江州,催促严颜迎战刘备。

    退朝后,刚刚出宫不久,还没有登上回府的马车。

    突然一个人影来到张松身旁,吓了张松一跳。

    定睛一看,原来是他的兄长张肃。

    “兄长可是有事?”

    看张肃直勾勾盯着自己,张松不禁开口问道。

    张肃点了点头,“是有话问你。”

    张松见状,邀请张肃同乘。

    张肃也不客气,率先坐了上去,看着张肃的背影,张松眼眸微眯。

    上一次他去襄阳,张明就提醒过他,说千万别告诉张肃,他去襄阳的事情。

    回来的路上,张松仔细思索,明白张明说的,应该是别告诉张肃他是去襄阳献西川的,而不是说不告诉张肃他去过襄阳这件事。

    毕竟这代表的是刘璋出使,想瞒也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