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 第361章 法正隐藏在暗处的作用

第361章 法正隐藏在暗处的作用(1/2)

    此言一出,众人均是一愣。

    那严颜不是守的挺好吗,怎么还会被人弹劾?

    但是看牛亶那自信的模样,似乎又不像是没事找事啊。

    “此是物证!”

    当牛亶将之前刘备写的劝降信,张明写给严颜的信,以及之后张明和严颜之间互相送礼的详尽情况,全都呈给刘璋之后。

    肉眼可见的,刘璋神色震怒。

    “大胆严颜,他这是要干嘛?!”

    所有的证据,全部都指向巴郡太上严颜,和汉王私通,收受财物,意图叵测!

    最重要的一点是!

    连江州城中的百姓,也都认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投入汉王的怀抱。

    不管这封信和那些详细情况,到底是真是假,刘璋此时都已经认定,严颜必然是出了问题的!

    否则不可能连百姓都有如此言论,这对一个统治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至于这信和证据,以及百姓言论从何而来,刘璋压根就没有考虑,而满朝文武之中,真正担心严颜的人,也几乎没有。

    这些人想的是,若是将严颜扳倒,对于自己一派,到底是利是弊?

    而这,就是张明对人心的把控,俨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常年身居高位的刘璋,第一反应就是怒极攻心!

    根本懒得去派人查证这些消息,略一思量,就连连拍打龙椅,怒声道:“来人,速将严颜拿回成都,听候发落!”

    “陛下且慢!”

    但人群中,黄权作为益州系领袖,当然不能容忍益州本土名将严颜失势,朗声道:“严颜镇守江州,至今未丢,此信来历,是否需要详查?”

    黄权本以为,他这么说了之后,刘璋能够冷静考虑。

    不料怒火中烧的刘璋,只是冷冷看了他一眼,随后将手中的证据直接朝他扔了过来。

    “详查?”

    “黄权,你自己看看,这还用查吗?!”

    “全城皆知的事情,还是说,现在就朕不知道吗?”

    黄权愣住了,他也不知道啊。

    但刘璋盛怒之下,他也不敢乱开口,只得默默捡起那些证据,细细查看了起来。

    然而他越看越是心惊,这上面说的许多,几乎都是铁证啊!

    不过他还不肯放弃,见刘璋说不通,又看向牛亶。

    “牛司徒,不知这些证据,你是从而得来?”

    牛亶站立得笔直,丝毫不怵,目光如炬地锁定在黄权身上,声音冷厉且不带一丝情感。

    “黄司空,我当然有我的渠道。”

    “怎么,陛下说的话你是没有听到吗?”

    “难道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还不足以证明严颜的罪行吗?或者,你有什么其他的隐情不成?”

    牛亶的嗓音中带着一抹讽刺,并且上升到黄权本人,让黄权的面色不由自主地一紧。

    其实这证据,就是张松差人偷偷丢进牛府的。

    也就是说,牛亶也不知道是谁交给他的,但是这并不重要。

    他是曹操的人,说白了,益州越乱,对他越好。

    更何况严颜是益州系,孟达是东州系。

    只要主将严颜倒了,作为副将的孟达自然就可以接替严颜的位置,因此这证据不管是真是假,只要牛亶收到了,就一定会在朝会的时候,拿出来弹劾严颜的。

    反正对他而言,都没有任何影响。

    此时,蒯越也站了出来,眼神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在蒯越心中,一直有三条路。

    第一条,扶持刘璋,如今刘璋称帝,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位。

    第二条,刘璋若是垮台,他可以顺势倒向刘备,那么他现在做的这些事情,都可以说是为了刘备。

    第三条,一直掌握在他手中的刘琦就是后手,最后他一切的所作所为,全都能推到刘琦身上。

    因此,严颜这事,本来和他荆州系关系不大,但能踩一脚本土士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黄司空!”

    环视了一周,确保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这里之后,蒯越才缓缓开口说道:“这证据我也看了,完全没有造假的意思,与其派人去查,打草惊蛇,还不如直接将严颜召回成都对峙。”

    “否则一旦走漏了风声,严颜提前叛逃,那时如何是好?”

    “而且你这么极力为严颜辩解,难道说,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蒯越的话语更添了几分挑衅,使得黄权感到双重压力。

    他知道,任何一个回答都可能成为他们口中攻击的武器。

    黄权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住自己的镇定,他的声音尽量保持平和:“牛司徒、蒯太尉,拜托你们想一想,若严颜当真要降,那刘备兵临城下的时候,直接降了便是,又何必等到现在,多此一举呢?”

    “而且此中疑点重重,我们是否应该详查清楚,毕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