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战国帝业 > 第295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295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2/3)

想黄歇的话,好像确实是自己没理,只能懊恼的摆了摆手:“令尹下去吧!”

    “是!”

    黄歇即将下去的时候,楚王又对他叮嘱道:“你让大将军和柱国他们做好准备,正面战场得开打了,不然秦人会看出破绽的。”

    “大王放心,陈蔡这边早已做好战争准备,随时能进攻,江汉那边,柱国已经赶过去了,最迟六月底一定能发动攻击。”

    “好,那寡人就放心了!”

    ……

    咸阳。

    秦王已经驾崩一月,此时咸阳全城依旧是家家素缟,依据周礼,君王去世,臣民要为君王守孝一年,这一年时间里不能吃酒肉,也不能嫁娶。

    不过此时王宫中,所有朝臣都已经脱去了孝服,只剩秦王柱还穿着孝衣。

    秦王柱体恤臣下,传令恩赦了所有秦王稷时期的政治犯,并特准全国,只需要为秦王服丧一个月,就可以脱去孝服,照常吃喝、嫁娶。

    所以宫中大部分臣子,早早的就已经把孝服脱了,只剩秦王柱这个孝子还在替父王守孝。

    秦王柱穿着孝衣,头上戴着孝布,在群臣的注视下缓缓坐上了那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王座。

    坐在王座上,俯瞰着下面的群臣,秦王柱终于体验到了父王那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都想当王,这当王的感觉就是不同!

    “诸位贤卿,先王驾崩,依照礼法当为先王评谥,不知贤卿们以为当给先王议定何谥?”

    其实秦王平定谥号这件事,早在秦王驾崩的当天晚上,秦王柱就已经让蔡泽和御史大夫吕错几个人商量好了,这一次不过是把商量出的结果走个过场。

    所以这次的议定并没什么悬念,群臣七嘴八舌的说了几个谥号以后,最终一同为秦王稷上谥号“昭襄”。

    昭是文治武功大成之意,襄则是对国有大功。

    昭襄两字,肯定了秦王稷对秦国的贡献。

    议定完谥号,接下来就是今日朝会的正题。

    “贤卿们,先王驾崩以后,楚王完那个跳梁小丑,居然联络关东诸国,图谋在我国丧期间伐我,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王柱说话的时候攥紧拳头,内心的愤怒已经显而易见。

    依照周礼,国丧的时候不能出兵,其他国家也不能趁着别人国丧的时候讨伐,否则就叫乘人之危,会引起众怒。

    楚国趁着秦王驾崩来讨伐,已经触怒了秦王柱。

    毫无疑问,秦王柱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主动对楚国发起战争,好好教训一下楚王。

    “大王不可啊!”蔡泽站出来劝说道:“我国正在守孝,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出兵去讨伐楚国呢?如果传出去了,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误会。”

    “误会?”秦王柱大怒道:“楚王都要骑到寡人的脖子上拉屎了,难道还让寡人忍着不成?”

    “丞相不必再劝了!”秦王柱霸气的说道:“寡人决心已下,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一下楚王!传令宛叶地区各县令立即征集兵力,做好战争准备。

    丞相,由你去办,立即征集关中、河西、巴蜀、河东各处兵力,寡人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楚国发动攻击,这次孤要重演鄢郢之战,推平陈都!”

    秦王柱要集合秦国所有力量和楚国一决雌雄?

    田秀听着秦王柱下达的命令,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秦王柱不是那种稳不住性子的人,不可能因为楚王的挑衅,就要集合全部力量去打楚国。

    秦国要真把所有力量都用出来去打楚国,不怕三晋趁虚而入吗?

    今天秦王柱在朝堂上的举动,让田秀感觉有那么几分做戏的味道。

    秦王柱好像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跟楚国势不两立。

    可是秦王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演这出戏是给谁看的?

    带着满腹的疑惑,田秀随着众臣下朝,他打算一会儿去拜见一下秦王柱,探探对方的口风。

    但是这个口风要怎么探才能不引起秦王柱怀疑,还真有点伤人脑筋。

    正在这时,启来到田秀身后,道:“昭武君,大王有请。”

    “好!”田秀马上跟着启进宫,启一直都是秦王的卫队长,老秦王驾崩之后,秦王柱继位,居然没换掉他,他照样当着秦王柱的卫队长,真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本事,居然逃过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定律。

    王宫中。

    田秀解下佩剑,走进了王宫,此时大殿上,蔡泽、子楚、王龁、摎都来齐了,只是不见吕不韦的身影。

    吕不韦在秦王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面很得宠幸,甚至可以辅助蔡泽处理政务,加上他又是子楚的首席门客,秦王驾崩,新王继位,这种政权更迭的时候,吕不韦居然一直没冒头,这很不寻常。

    田秀一边琢磨着吕不韦的行踪,一边跪坐到了自己的席位上。

    他一坐下,就听坐在上面的太子柱说道:“丞相,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