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战国帝业 > 第89章 两军大战

第89章 两军大战(2/3)

之时。

    一杆绣着“马服”的旌旗随风飘舞,旌旗之下赵括一脸意气风发地看着前来为他送行的赵王。

    “贤卿,此战关系重大,司寇只有3000人,寡人恐他不能取胜,所以请您去帮助他。如果遇到事情您要多听司寇的话,切记不可贸然行事。”

    赵括听到赵王丹的话,非常不悦:“大王为何要小看臣?臣不去便罢,去了必能为大王生擒栗腹,踏平燕国!”

    “好!”赵王被赵括说的非常高兴,这时一旁的虞卿冷不丁的向正在兴头上的赵王泼了一盆冷水:“燕人势大,马服子不可轻敌!像您这样轻敌,一定会被燕军打败。”

    赵括对虞卿的话非常不服气:“虞君,请您不必小看我,我赵括这次去了,就一定要向您证明一件事,我赵括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虞卿冷哼了一声,摇头道:“马服子,你太浮躁了!还是司寇稳重!”

    赵括更加生气了:“为什么你们都说我浮躁?我熟读兵书,我知道该怎样去当好一名将军!”

    这一次赵括领兵出征,他在出发前还曾去拜望他的母亲,可是赵母说赵括根本就不是当将军的材料,更赶不上他的父亲。赵国能跟他父亲媲美的将军只有田秀。

    可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夸赞田秀,反倒没有人夸赞他赵括,赵括想不通自己哪里不如田秀?

    为了证明自己,赵括单膝跪地,向赵王下了军令状:“臣此去前线,最多一月必有捷报,如无捷报,括当一死!”

    战场上的喊杀声又将赵括从思绪中拉回,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士卒,赵括陷入了深深的怀疑,难道他真的像母亲说的,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将军?

    赵括举起来还染着血的宝剑,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据说这把剑是当初他父亲打胜阏与之战后赵王赠的。

    对着父亲的宝剑赵括笑了笑,他闭上眼睛欲拔剑自刎,信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马服子不可!”

    赵括睁开眼睛,愤怒的看着信:“你给我放开!难道你想看我落入燕军手上受辱吗?”

    信看着赵括大声说道:“我和其他人都是因为信任您才去投奔您,做您的门客,而士卒们也是因为信任您才愿意跟着您冒险。可是现在您把我们放入了险境,却想要一死了之,我听闻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君倘若突围,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赵括身后几个门客齐声:“主君,我等愿拼死为您杀开一条血路突围!”

    抬起头看向战场,此时战场的局势几乎一边倒,燕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局,赵军已经越来越少。

    赵括看着手上的剑,再一次陷入沉思。燕军并不强大,这一点是世人知道的,自己之所以输给他们,无非是因为轻敌而已。如果不是轻敌,今天这一仗本可以不打。

    想着,赵括把剑收了起来:“二三子说得对!我不能死!”

    赵军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燕军的包围圈在不断压缩,赵军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此时赵军已经被压缩在了一个方圆不足一里的狭小范围内,残存的赵军斗志全无,一些人甚至开始放下兵器。

    信见此,急忙对身旁几个门客吩咐道:“我们立刻向燕军薄弱处最弱的西北方向突围,一定要带着主君出去!”

    “唯!”

    “传令下去,所有人跟着我向西北方向突围,如果不想当俘虏的就跟着我上!”

    说罢,信亲自提着剑朝着西北方的燕人杀去,赵括骑在马上,大吼着也朝着西北方杀去,残存的赵军见主将往西北方冲也跟着往那个方向拼死冲杀。

    赵军拼死突围之时,田秀带着他的部曲已经到了战场的外围。

    眼看着战场上的赵军越来越少,李阳急道:“主君,我们快上吧,不然咱们的弟兄们就全完了!”

    孙礼也跟着说道:“主君,他们必定还是我们的同僚,咱们不能见死不救。”

    杨瑞和看了看战场的形势,摇头道:“没用的,燕军足足有四五万人,况且他们是战意高昂,反观咱们手上只有3000人,如果这时候我们冲出去,非但救不出赵括,连我们自己都要完蛋。”

    “那我们就要看着自己的友军被燕军吃掉?”李阳气的在原地不停走来走去。

    田秀已经被搅得心烦意乱,从他个人心里来说,他并不想救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家伙越早死了对他越好。

    赵括固然是该死,但他的士兵们并不该死,这些人是无辜的。何况坐观赵括的部队全军覆没,等将来有人把这件事捅到赵王面前,赵王绝对会认定田秀是故意公报私仇不发救兵。

    因此赵括的部队,如果能救还是要救的,这些人救出来对田秀也是有好处的。

    想了一会儿后,田秀吩咐人取来舆图,看着舆图上标注的各个位置,田秀将手放在了湡水,湡水是连接邯郸的一条必经之路,燕军想要去邯郸,必须渡过湡水。

    田秀指着湡水说道:“我有办法了,展,你立刻带领你的部下赶往湡水,并在那里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