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108章 湖口大捷第一战!

第108章 湖口大捷第一战!(1/2)

    面对湘军水师,在江面上横冲直撞,咄咄逼人!

    此时石达开握重兵十几万,但是他沉着稳进,不敢正面与气势正旺的湘军水师硬碰硬的较量。

    石达开命令太平军以防守为主。

    他命令各地守将,守好城池,坚守不出就行。

    自己偷偷的研究湘军水师的弱点。

    经过与众将士开会分析,通过上一次田家镇惨败案例来反复推敲,反反复复对战场进行分析!

    最终发现湘军水师舰队致命的弱点。

    湘军的水师船队共有三种船

    第1种就是小舢板,这种船用于冲击战,登陆战,快速进攻战 。

    优点是小,但是速度速度快,作战十分灵活,缺点是可惜没有大型火炮。

    第2种就是搭载笨重重炮的大型舰船。

    它的优点是船上的火炮众多,火力较大,配备人员一般多达几百人,可缺点也很明显行驶速度慢,掉头困难,行动迟缓。

    第3种船叫做长船,他的速度中规中矩,适合运输步兵,运送物资,可他无法搭载重炮,长船只只能配合炮船一起行动!

    这三种船凑在一起就天下无敌,威力巨大。

    作战之时可先用大型炮船先在远方先行轰击,紧接着又用运兵用的长船,跟上那种小舰板,进行登陆作战。

    或者是用小舰板在水中投掷火器,快速登上敌方战船。

    这三种船需要配合在一起才有威力很强的战斗力。

    一旦分开,这些船都扩大了自身的缺点。

    湘军的三种船进行配合作战,是不是有点像当今的航空母舰编队?

    石达开分析出只要把这三艘船强行分开,就可以一举击溃湘军水师。

    太平军找到了对付湘军战船的办法之后

    准备以九江附近的地形,利用地形搞一次大作战

    石达开偷偷的从南京方面调来了几百艘小舢船,准备作战之用。

    而湘军曾国藩一直找不到与石达开决战的机会,

    曾国藩一心只想一鼓作气的将这个石达开得消灭掉,来打响他湘军的名头。

    曾国藩以及彭玉麟的内心是十分的焦躁的,一直找不到机会。

    石达开也早已看出湘军那种求胜心切的态度。

    1855年1月29日 石达开命令湖口附近防御的部队全部撤离,主动放弃了湖口阵地。

    湖口就是潘阳湖与长江的连接处!

    石达开指挥仅剩从南京调来的200艘战船主动攻击湘军水师。

    曾国藩大喜,以为太平军在粮草方面撑不住了,想要找湘军决一死战,这太平君来送人头了!

    见太平军战船主动攻击自己,一直苦于找不到决战机会的曾国藩兴奋的哇哇叫

    彭玉麟更是兴奋地抱起曾国藩亲了一口,二人都认为一场大胜利即将唾手可得。

    两人指挥强大的湘军水师追了上去

    双方战船已接触,

    太平军的战船就被湘军击沉了六艘,不过这也正是石达开想要的,诱敌总要付出点损失,才能让敌人更加的盲目自信!

    石达开佯装败退

    太平军别边打边退,一直让湘军船队保持着追赶的距离。

    石达开的船队快速通过湖口进入了鄱阳湖。

    曾国藩更加的大喜,进入鄱阳湖就等于自己舰队可以为所欲为的在湖里围歼太平军。

    于是命令手下肖捷三率领2600人乘坐200多艘的小舢板作为先锋部队

    从湖口快速的进入了鄱阳湖,追杀石达开。

    曾国藩的大型火炮船队,以及运输兵员的大型长龙运兵船随后出发

    当曾国藩的大战船在准备进入湖口之时,发现湖口附近全部都是被凿沉了的船只堵住了去路。

    只有西岸处一个小口进出,可大船过不去。

    曾国藩的大船被挡在了潘阳湖外面!

    湘军猛将肖捷三的小舢板都早已从西岸小口子处冲了进去,进入了鄱阳湖。

    原来石达开早就在湖口用用装满沙石的大船造成堵塞了进入潘阳湖的江面。

    湘军将领肖捷三的进攻的小舢板进去之后,

    石达开命令在湖口和梅加州这两地早已等待的太平军士兵搭起了两座浮桥,将出入口完全的锁死了。

    又将浮桥底下用泥土填满,封锁了湖口与梅加州这两地的水上通道。

    湘军的那2600人的小舢舨被关在了鄱阳湖里面。

    而鄱阳湖外面的湘军大型战船进不去,曾国藩只得站在自己主帅的舰船上干着急。

    此时湘军的战船在湖口这个地方遭到了石达开的强行分割。

    分割湘军舰队已完成,剩下来的就是石达开将他们一个一个的收拾了!

    而在潘阳湖里面的肖捷三,此时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中了埋伏。

    他还在领着快三板猛追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