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兰芳 > 第三十章 尼德兰,太弱小了

第三十章 尼德兰,太弱小了(2/2)

即溃。

    兰芳陆军上前与他们交战,甚至不需要进入刺刀拼杀环节,齐射进入到三轮、还没有开始进行自由射击的时候,尼德兰武装已经崩溃开始逃跑了。

    于是,兰芳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马队呼啸上前展开收割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

    如此,孟加拉以东的尼德兰商业据点在短时间内就被兰芳全部攻克、接收。

    五月上旬,兰芳陆海军远征部队顺利抵达了锡兰岛,而此时此刻的锡兰岛还尚未得到任何有关军事方面的消息,他们压根儿不知道兰芳和英国达成了要命的协议。

    李闯可不管那么多,他带领海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横冲直撞,直接对港口停泊的尼德兰船只展开无差别攻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兰芳的海军脱胎自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军,船只质量相当不错,不过因为尼德兰近海水浅,从而导致他们的船只大多属于中型轻型船只,灵活机动,但是缺少重量,承载的火力不够。

    而英国近海水深,所以英国战船往往吨位大、吃水深,承载的火炮数量也多,往往能达到六七十门乃至八十门火炮,战斗力很强。

    对于这种情况,尼德兰一开始还能依靠灵活机动的战船,实现多艘围攻一艘的战斗方式,以此抗衡英国海军。

    但是英国海军很快改变战术,开始采用战列线战术,大船排成一字长蛇阵,舷侧的火炮构成一道火力长城,以此对抗尼德兰的小船战术。

    依靠这个一字长蛇阵战术,英国渐渐在对尼德兰的海战上占据了上风。

    赵学宁最开始面对英国战船总是吃瘪,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船不够大,炮不够多,火力不够猛,于是他很快提出了改进战船的想法。

    但是古板守旧不愿意做出改变的尼德兰人并不欣赏赵学宁的意见,以皮埃尔为首的守旧派甚至为此攻击赵学宁是英国间谍,要彼得鲁斯处理掉赵学宁。

    花那么多钱去改进战船,他们不就不能尽情的贪污、中饱私囊了吗?

    赵学宁于是走夫人路线,靠着安妮走通了彼得鲁斯的路子,让彼得鲁斯同意赵学宁创立兰芳公司,走独立发展路线,还拿到了天使投资,自己制造自己的战船。

    这就导致兰芳的战船普遍比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原本的战船更大一些。

    到现在为止,兰芳海军的主力战船是承载七十到八十门火炮的双层战列舰。

    这种战列舰长五十二米,宽十五米,吨位普遍超过一千五百吨,战舰舷侧有两排炮门,分别在上下两层炮甲板上。

    下层甲板每边搭载每门三吨左右的海战用大将军炮,上层每边搭载一吨到两吨左右的海战用骠骑将军炮。

    然后甲板上一般会搭载轻型小炮或者臼炮之类的火炮,总人数超过五百的船员们也会配备火枪,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因为这种战船规模大,成本高,兰芳这样的新兴小国并不具备大量装备的资本,所以这样强度的双层战列舰,兰芳海军一共也只有五条。

    剩下的就是稍小一些的单层战列舰和更小的巡洋炮舰。

    这些舰船的数量比较多,比如单层战列舰有二十多艘,巡洋炮舰数以百计,数量最大,但是承载的火炮数量则在四十门到五十门之间,火力并不算很强,也并非全部都能出击。

    这也是赵学宁想要引进卡隆炮的理由之一。

    在自家舰船不占吨位优势的前提下,如果可以通过降低火炮重量来增加火炮数量的方式增强火力,无疑是属于轻型海军的重大利好,这将为海军进一步发展争取时间。

    不过幸运的是,高吨位大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奢侈品。

    就算是目前的海上第一强国英国也不能说就能拿这种大型战列舰当作小炮舰来玩,这种战列舰在英国也是响当当的主力舰。

    尼德兰是曾经的海上第一强国,但是眼下,全国只有二十艘战列舰能用,还并不全是重型战列舰,除了本土的这二十艘战列舰之外,东印度群岛范围内的战列舰已经没有了。

    准确的说,原先也是有的,但是现在这些战列舰都属于兰芳了,不再属于尼德兰的战斗序列了。

    所以面对兰芳海军强势的战列舰威慑,印度南部三块殖民地的尼德兰海军显得十分脆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