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兰芳 > 第七章 我的军队表现如何?

第七章 我的军队表现如何?(2/3)

一起射击,士兵装填完毕之后就随意射击,不需要等待命令展开齐射,充分发挥士兵个人的能力。

    这两种射击战术在欧洲各国各有拥趸,各有优缺点。

    总体来看,欧洲的军事家们认为自由射击的效率要高于齐射,但是自由射击对士兵和武器的要求更大,如果不能保证士兵的训练度和武器的精良度,还是乖乖齐射的好。

    这一点,马雷克和柯恩利都有所了解。

    而在他们眼前,他们惊讶的看到这一支兰芳军队的士兵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能力,对着前方的枪靶展开自由射击,每一名士兵的动作都相当熟练。

    而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三分钟之后,速度快的士兵已经进行了八次或者九次的射击,但是他们的射击依然没有停下,还在继续。

    马雷克有点按耐不住心中的诧异了。

    燧发枪虽然在性能上和火绳枪相比有着不错的优势,但是火绳枪存在的问题,燧发枪一样存在,即枪械本身的质量问题。

    其一,燧发枪也是前膛枪,作为动能主要提供者的火药会有燃烧不充分的情况,枪管内会有渣滓存在。

    这些渣滓若不能及时清理,好一点的会出现射击障碍,打了几枪之后,就无法继续发射了,坏一点的就会出现炸膛的情况,危及枪手本人的安全。

    其二,就算火药不是问题,枪械本身的制造质量也很成问题。

    这年头欧洲军械往往都是军方提出订单,交给一些著名工业城市的军火制造商来进行生产,鲜少有自己组织生产的情况,而为了节省成本,王室和军方往往会选择报价最低的军火商所提供的产品。

    火枪这种东西,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旦选择了压低成本的方案,就必须要接受次品大增、故障损耗率更高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正是因为大家出不起更高的成本导致枪械打不了几枪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冷兵器才迟迟无法离开战场。

    就算是刺刀的出现,最初也是为了弥补火枪手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发射了之后所要面对的紧急状况,为了让火枪手保持战斗力,不至于火枪变成烧火棍之后就无法继续战斗了。

    一般在欧洲的战场上,大家在对面一百多米的距离进行几轮射击之后,就会有一方停止射击端着刺刀展开冲锋,最后决胜的方式就是冷兵器对拼。

    直接因为火枪射击就决出胜负的战例不是没有,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双方军队的武器质量问题还是会促使双方使用肉搏决出胜负。

    这种情况在这个年代乃至往后数百年都是一直存在的,有过军旅经验的马雷克更是司空见惯。

    而现在看到兰芳的士兵们进行了那么多次的射击之后还能继续展开射击,顿时就对兰芳军队的武器质量产生了好奇。

    这种质量的武器绝对不是没有,也绝对不是无法制造出来,但是出现在大头兵手上成为大头兵的兵器,那就有点奇怪了。

    兰芳有钱这一点倒不是很令人感到奇怪。

    别的不说,赵学宁掌控了爪哇岛之后,光是治疗疟疾的药物的贸易就能让赵学宁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战争烧钱的速度绝非赚钱的速度所能抗衡,如果这种质量的枪械成为兰芳军队的普遍装备,只能证明两件事情。

    其一,兰芳有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且较为成熟。

    其二,赵学宁舍得往里头大量砸钱,花费更多的钱购买更高级的原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精加工,为此不计成本。

    在这一点上,他比欧洲的君主更加愿意付出,甚至愿意为此压制自己的生活质量。

    欧洲王室、贵族们真的拿不出制造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的钱吗?

    绝非如此。

    如果他们舍得,他们将可以组建出一支让欧洲为之震撼的精锐军队,横扫欧洲不是梦——然而他们总是把自己和家人的奢侈享受看的更加重要。

    他们喜欢清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喜欢奢侈的衣物,喜欢精细的食物,喜欢黄金、白银制造的器皿,喜欢珍贵的香料制成的化妆品。

    他们更愿意把钱拿来购买万里之外的珍奇物件用以炫耀,而不是改善士兵的武器装备。

    马雷克认为,一位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花销,足够给一个连乃至一个营的士兵们更换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以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可惜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也绝对不会发生,贵族们绝不会压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

    但是在兰芳,这种情况似乎存在着。

    赵学宁的个人财富绝对是庞大的,这一点尼德兰人和英国人都能确定,只是他们没想到,赵学宁会把大量的财富用来改善士兵的武器装备,给士兵装备连欧洲的精锐军队都未必能用上的精良武器。

    这样看来,兰芳的崛起绝非是个奇迹,貌似奇迹的背后,是大量财富和坚定的决心所铸就的基石。

    马雷克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正一脸欣慰的表情看着自己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