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第五十二章 是写情诗和小说的那姜玉楼啊!

第五十二章 是写情诗和小说的那姜玉楼啊!(1/2)

    清北今年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分别是387分和330分,燕京大学没变多少,但是水木大学的分数线明显提升了不少。

    高老师的办公室。

    “今年的分数线提升普遍都有提升。”高老师看了眼唐月雯道:“唐同学的成绩没问题,高了录取分数线不少,至于玉楼……”

    高老师转头看向姜玉楼,一阵为难,但还是道:“玉楼的成绩水木肯定是没戏了,但是燕京大学也是入围了,只是能不能被录取,还难说。”

    唐月雯一脸担忧的看着姜玉楼,心想要是他清北都没有录取,自己就放弃这次高考算了。

    姜玉楼洒然一笑,道:“我还可以上燕京师范。”他问道:“高老师,我的估分上燕京师范大学没问题吧?”

    高老师道:“没问题,只是上燕师大还不如上省城的西交大。”

    他不知道姜玉楼和唐月雯的约定,自然是替他感到不值。

    “哈哈,高老师你也知道的,我以后肯定是走作家这条路,上哪所大学其实都行。”姜玉楼挠挠头,憨厚一笑道。

    “可是……”

    唐月雯心里略微放松了些,可还是感到愧疚,要不是因为她,姜玉楼上西交大更有前途。

    姜玉楼看女孩还没有释怀,便故作轻松道:“京城好啊,咱们国家的首都加政治中心,经济环境好不说,国内顶尖的杂志大多都在京城,不管是发表作品,还是和作家交流都会方便很多。”

    高老师一想,也挺有道理的,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

    国内的各个大学在高考成绩出炉后,也在进行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也开始了。

    姜玉楼的成绩也出来了,他高考成绩是323分,水木大学毫无疑问地落榜了,但是燕大却是入围了。

    虽然入围了,却不代表超过分数线的人都能上燕大。

    学校每年录取的人数有限,给各省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今年报考燕大的人不少,绝大部分报考的考生分数均都超过了录取分数线。

    老师们按照分数,开始从高到低地录取学生。

    直到最后一个名额难住了负责录取工作的老师和校领导。

    符合这个名额的考生有十个人,他们都是考了323分。按照英语成绩排序的话,也有三个考生符合要求。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报燕大的也都是第二志愿。

    这三名考生分别是来自陕地的姜玉楼,河北的李德义和蜀地的杨黎明。

    于是乎,老师们被难住了。

    高考录取对于一个考生来说,影响非常大,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家不能慎之又慎。

    这么多年了,没听说过哪个大学能遇到这么巧的事情,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一位老师突然道:“李老师,您拿个主意?”

    李老师是燕大负责学生录取工作的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这个事情报给李老师的时候,他也挺惊讶的。

    他听到汇报后,急匆匆地赶来了。

    一进屋就有老师问他处理意见,也是,这么大的事,也不是几个普通的老师能拿得定主意的。

    他思考一阵后,问道:“既然分数一样,他们专业报的是什么,不会也一样吧?”

    如果专业不一样,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比如某个专业人满了,某个专业人没满,三人中有人报了人满的专业自然可以剔除出去。

    请李老师拿主意的男老师挠头道:“您说巧不巧,三个人报的都是中文系的文学专业。”

    李老师:“……”

    这还要怎么选?

    选其中任意一个,似乎都是对另外两位学子的不公平啊!

    其他人见李老师不说话,也是一阵苦笑。能想到的,他们也都想到了。这也是他们这么多人,为了一个名额犯愁的原因。

    “怎么就这么巧,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李老师见大家都不说话,又道:“事关学子的未来还有学校的名誉,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嘶!

    这就更不敢乱说话了。

    这时,突然有个男老师站了起来。

    李老师精神一阵,连忙问道:“赵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赵姓男老师犹豫了一番,方才说道:“李老师,三名考生中的一个我认识。”

    李老师一听,脸沉了下来,就连赵老师的其他同事也皱起了眉头。

    “赵老师,考生录取事关重大,如何能徇私?你的这个想法很危险,以后最好不要再有了!”李老师的言辞渐渐严厉了起来。

    赵老师知道自己没说清楚,引起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误会,连忙解释道:“大家误会了,我只是知道那个考生是谁,但是我没见过,也没机会见。而且不只是我,张老师和王老师也知道的。”

    “什么,我知道?小赵搞错了吧。”

    “对啊,我又不认识这几个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