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35章 中书令陈晋

第35章 中书令陈晋(2/2)

和姜宁贤一起把酒言欢,也为他夺嫡出谋划策。姜宁贤信誓旦旦的保证,等继位后,必会励精图治,轻摇赋税,打击贪腐;然后攻取淮南,继而一统天下,打造千秋盛世。年轻的陈晋,相信了姜宁贤的话。

    为此,陈晋多次劝说父亲,同意姜宁贤和长姐陈华倾的婚事。陈氏门生弟子,全部倒向了姜宁贤。在强大的助力下,最终,他成功夺取了帝位。

    姜宁贤继位之初,颇有明君之相。时常和朝中官员,通宵探讨国事。闵地有叛乱,姜宁贤不顾危险,御驾亲征,一月时间即平定叛乱。

    后来陈晋才明白,姜宁贤之所以亲征闵地,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兵权。此次立功将领,无一人是柳氏子弟或柳氏部曲。此战后,柳知捷对军队的影响力,骤然下降;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在军中一呼百应。

    陈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看清姜宁贤的真面目。可惜,实在太晚了。姜宁贤早已坐稳皇位,大权在握。

    幸好,姜宁贤和他一样,头发已半白。

    无论什么人,一旦步入了晚年,就不愿再折腾。对一个皇帝来讲,没有什么比握紧皇权,更重要的事情。

    如今,四位皇子的夺嫡之争,日益激烈。他们背后做的种种事情,皇帝即使知道,也不会说什么,哪怕这些事情是有损国家利益。

    皇子间不管怎么斗,裁判都是皇帝,这有助于皇帝更好的控制皇权。相比柳城的沦陷,皇帝最担心的,是朝中各方力量失去平衡。

    陈晋对汉中的形势,比皇帝了解的更多。宋民元在过去一年里,给他多次来信。谈及了王景的种种作为,并希望尽快调离柳城。

    他需要在汉中安插一枚棋子,故没有把宋民元调离。

    正当他陷入回忆时,老黄走了过来。

    “什么事?”

    老黄道:“皇后派人通报,想过几天让七皇子来府邸里玩几天。”

    陈晋罕见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可以,想来就来吧。”

    整个齐国,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陈晋支持太子姜成,包括皇帝和太子本人,但他们都错了。

    他早在五年前,心中就放弃了对姜成的支持。在陈晋看来,姜成做事高调且鲁莽。最重要的是,姜成和姜宁贤一样,没继位前对他做出种种保证,继位后恐怕会立刻换一副面庞。

    陈晋错过一次,他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这些年来,陈晋表面上为太子姜成出谋划策,暗地里却在为七皇子姜彻铺路。

    实际上,年幼的姜彻对此一无所知。

    陈晋见老黄没有离开,询问还有何事。

    老黄道:“刚刚传来一消息,老将军柳知捷,打算明日向陛下提交辞呈,说要告老还乡。”

    别人向陈府里安插密探,陈晋也同样没闲着。为养这些密探,陈府每月花费不下数百两。不过这些钱,对陈家来讲,只是毛毛细雨。

    陈晋眼神疑惑,柳知捷已有多年不上朝。不管提不提辞呈,都是同样赋闲在家。况且,柳家祖祖辈辈都是金陵人,还哪门子乡。

    陈晋虽是睿智之人,却绝不敢小瞧柳知捷。即使是他父亲,也是忌惮柳知捷。

    想了好久,没想清楚是怎么回事,“老黄,你怎么看此事?”

    老黄猜测道:“或许,老将军是觉得,汉中将有大事发生。”

    陈晋更加迷茫,“只是丢了区区一个柳城,能有什么大事?难道魏军会出兵汉中。”

    “这个,老奴就不知了。”

    .........................................

    杨辛攻占柳城后,加紧招兵买马。万山军兵力从两万多人,急速扩充到了四万人。

    杨辛认为兵多不如兵精,每日亲自操练士卒,没有丝毫懈怠。心知王景必会出兵柳城,卢柏良派出不少密探,紧盯官兵各种动向。

    有件让他郁闷的事情,李二娘等人攻打东府岭,传回消息说打赢了,但是她身体受了伤,决定先在外面养伤,赵立和杨智也没有回来。

    杨辛暂时顾不上这些,他如今主要精力,即面对将要袭来的南郑大军。

    此战若胜,万山军将有机会占据整个汉中;若败了,将一蹶不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