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536章 韩信恩师,武安君

第536章 韩信恩师,武安君(1/2)

    “真的是你呀!”

    “你认识他?”

    “快,快给他松绑!”

    韩信是连忙上前,亲自为青年松绑。而后以师礼事之,东向坐西向对。言行举止中透着恭敬,就是萧何都看懵了。

    要知道韩信可是出了名的狂傲,就是在蒙恬面前也没多收敛,现在却对这披发青年尊崇有加且以师礼待之。这么想来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就是韩信口中留给他兵书的大恩人!

    “拜见将军。”

    邯郸人?

    萧何皱了皱眉。

    他这两年没少和邯郸人打交道,军中很多都是来自邯郸,所以这口音他一听就知道。纵然对方刻意掩饰,他也听的出来。乡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的。

    李左车正襟危坐,抬手行礼。望着远处秦军旌旗林立,其中不乏胡戎。又看着曾经在淮阴里中不受待见的布衣韩信,也是感到有些好笑。

    “吾为韩氏,名信。”

    “终有一日,能拜为大将军!”

    昔日韩信的誓言,震耳欲聋。李左车彼时恰好在逃难,受韩信烤鱼的恩惠,再加上见其有雄心大志,便将大父留下的兵书和宝剑送给了他。

    当然,也是因为他当时在逃难不方便。带着这俩物件,任谁都能看出他的身份。而韩信虽然在淮阴不受待见,可他却是相当洒脱且有大志。因为有身好本领,与些任侠关系还算是好。韩信得到兵书宝剑绝不会卖了,而是留着。等今后他抽身而出,再找韩信要回便可。

    他的大父,就是赵国武安君李牧。为赵守边十余年大破匈奴,令不可一世的头曼单于被迫遁走,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再后来他亲自出使秦国,签订盟约,并且让秦国归还了赵国质子。当时李牧有位儿子名汨,在秦国担任中大夫,他又生了李谅、李左车、李仲车。其中李左车虽然年幼,却是喜好战事。而且天赋极高,将李牧视作偶像,就想跟着李牧回赵国祭祖。

    也别觉得奇怪,像李氏这类豪族都是家大业大,往往都会在各国都有任职。比方说率领上党投靠赵国,宁死不为秦臣的冯亭,他的后人在秦国却是混的风生水起。

    又比如三国时代的诸葛三兄弟,在魏蜀吴几乎都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氏家大族往往都会为宗族着想,鸡蛋肯定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况且人各有志,若有前途去别的诸侯也无问题。李汨这支就是如此,在秦国混的倒也还算可以。

    李左车来至赵国后,看着大父李牧操练骑兵,他是无比钦佩。令行禁止,便能指挥千军万马。李牧告诉他,若想百战百胜便得勤于练兵。

    赵国自胡服骑射后,便以骑兵为长。他昔日大破匈奴,战车千三百乘、战马万三千匹。在引出匈奴主力后,李牧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

    没点本事,他敢与匈奴硬碰硬?

    彼时李牧便说了,秦赵早晚都会有一战。秦国的狼子野心早早就已显现,自长平之战后赵国便失去了与秦抗衡的资格。可恨秦国出了六代明君,而赵国却是寥寥无几,唯武灵王能称为雄主!

    李左车那时因为太过年幼,并不能理解李牧的一些话。只记得大父背着他站在长城处,望着南方的赵国不断叹息。

    “大父不怕匈奴,亦不惧暴秦!”

    “大父最怕的是将相不和,国主无能!”

    “秦箭虽然厉害,却是看的见的。”

    “还有看不见的,杀人于无形!”

    很快,秦国来了!

    桓齮攻取平阳,杀赵将扈辄,号称是斩首十万。而后乘胜追击,成包围赵都邯郸的形势。危急关头,赵王迁只能从雁门调回李牧,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后大破秦军于肥,杀秦将桓齮!

    为此,李牧因功封为武安君。

    面对冠带,李牧在府中却是叹息。李左车记得,那晚李牧彻夜未眠,与他讲秦国武安君白起的事迹。对国主而言,武将就是锋锐的宝剑。有敌来犯时,自当要出鞘杀敌。若是没有敌人,自然得要归鞘。可若伤到自己,也就无需留着了……

    这是武将的宿命!

    他只望赵王迁勿要干涉他。

    官职爵位,他不在乎。

    后来,秦国再次发起战事。自邺进军的秦军在北抵南番吾时,再度被李牧所大败!

    赵国虽然赢了,却也是惨胜。关键又接连发生地震旱灾,让国内遭受重创。趁此良机,秦王政是下定决心灭赵,以王翦为上将军,杨端和、羌瘣、李信为裨将,兵分三路围剿邯郸!

    李牧则为上将军,亲率族人抵抗秦军。为了筹措粮草,甚至是将皇帝赏赐给他的金玉悉数变卖。他的壮举令赵国人上下一心,硬生生的守住秦国三路大军合围,并且是发起了数次反击!

    于是王翦看明白了,秦国若想速胜就只能除去李牧。他们的确可以活生生困死邯郸,可这时候若是别国相助,恐怕又是场邯郸之战!

    他派奸细以重金收买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