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六十三章 人类之光

第六百六十三章 人类之光(1/3)

    在吕碧城的倡导下,居里号召了一次提升女子教育以及多办女校或者多招收女学生的活动,各地女校校长、学生聚集过来,其中包括林长民及他的女儿林徽因。

    林长民见到李谕后说:“任公回来时,本想一起与诸位赴宴,可我忙于徐世昌大总统委派的国联任务,未能到场,深表遗憾。”

    “国际联盟?”李谕问道,“林次长要做代表?”

    “大总统任命我为世界国际联盟的首席代表,不日之后就会赴欧。”林长民说。

    这次旅欧,他带上了女儿林徽因,是次改变林徽因一生的旅途。

    而林长民要去做代表的国际联盟,则是个大坑。

    本来国际联盟是出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而建立,威尔逊去年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此前说过几次,威尔逊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主张不可能得到英法这些老牌列强的同意。

    李谕说:“从美国发回来的消息看,威尔逊虽然在《凡尔赛合约》上签了字,不过美国的国会却进行了否决,也就是说美国的签字无效。美国盛行孤立主义,基本不可能再加入国际联盟。”

    林长民沉默片刻:“我们别无选择。”

    国际联盟先天不足,虽然在医疗教育方面做了一点建树,但真的涉及和平问题时,连和稀泥的本事都没有。

    九一八事变时,民国政府曾经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结果国际联盟的调查报告竟然认为是中国的不正当行为导致了中日冲突,而且要求东三省归国际联盟共管。

    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居里夫人随口问道:“我知道中国有位圣人孔子,他的家族繁衍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有至高爵位?”

    貌似民国很多来中国的外国人尤其是文化界都会问这个问题,李谕回道:“孔家确实已传到77代,不过现在的衍圣公是个还没满月的婴儿。”

    林长民笑道:“这位衍圣公出生的阵仗可大了去。”

    上一代衍圣公孔令贻几个月前刚刚去世,他自己是两代单传,娶了两个夫人,结果又都生了个女儿。

    孔令贻随即将一位夫人的丫鬟收为侧室,结果怀胎六个月时,孔令贻在北京突发疾病去世。临终前孔令贻嘱咐大总统徐世昌,如果丫鬟生出的是男婴,就继承衍圣公爵位。

    林长民说:“上代衍圣公孔令贻留下了个遗腹子,还没出娘胎就继承了衍圣公爵位,但前提得是个男婴,只有一半概率。

    “这件事相当麻烦,六百年前,第五十代孔家家主也没留下儿子。为了这事,他好几个侄子甚至闹到了元世祖忽必烈那儿。

    “徐世昌总统生怕再出差错,让山东督军派了军队过去守着,确保没人能够‘狸猫换太子’。最终顺利生下一名男婴,继承了孔家第三十二代衍圣公。

    “只是他的母亲生产后半个月就因为产褥热过世。”

    居里夫人惋惜道:“真是太令人感到遗憾了,生下来就没有父母。”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说:“没什么遗憾的,衍圣公能受到的教育,不会比宫里的小皇帝差。”

    然后他又自我介绍:“在下钱基博,来自吴江丽则女子中学,有幸认识居里女士、李谕先生。”

    钱基博是钱钟书的父亲,虽然名气远不如钱钟书,但好歹也是民国多所大学如清华、华东师范的教授。

    “你好,”居里说,“你这一说,差点忘了贵国还有一位皇帝。”

    李谕说:“忘了就忘了,无所谓。”

    现在清帝的存在感迅速降低,实话说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这些前清皇族,就应该低调行事。

    钱基博对居里说:“为了鼓舞国人多送女孩上学,本人想要撰写一部夫人的传记,不知可否?”

    居里夫人笑道:“传记?那是写给已经过世的人。”

    钱基博说:“只写截至您目前的人生,作为上部,已经足够激励国内女学。”

    居里夫人说:“如果有用,当然可以。”

    李谕说:“这件事简单,欧洲有很多文章,直接翻译就是。”

    记得钱钟书的《围城》里,就提到过《居里夫人传》,当然只是一笔略过,但也说明居里夫人在国内知名度之高了。三十年代时,还有人在孔庙里见到挂着居里夫人的照片。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居里又去了多所上海、北京的大学,本来还想去趟武汉和广州,可惜她的身体状况不好,未能成行。此前在美国也只待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时间很短,中国还是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临走时,居里向李谕再次保证:“将来我会尽可能接纳更多留法中国学生。”

    “真是再好不过!”李谕感激道。

    ——

    居里离开半个月后,汇丰银行第四任买办席鹿笙急匆匆造访李谕的豫园。

    席家与李谕已经有十来年的接触,上海那栋别墅就是席家给李谕的地皮。

    席鹿笙表情沉重,深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