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六百九十六章 危险与机遇并存

第六百九十六章 危险与机遇并存(1/4)

    延绥镇驻地,榆林卫。

    二月十九这天,王琼得知了刘瑾即将过道延绥,往宁夏去的消息。

    总兵官神英立在王琼身后,小心翼翼道:“上旨乃发,以大同总兵官平虏侯为将,遣三千多精骑调宁夏,可现在大同那边还没动静,却是镇守中官先到了,军门大人,您看我们应该如何应付?”

    王琼道:“宁夏虽属三边之地,但这路驻守花马池的兵马,却并不在本官的统调之下,他们如何安排,本官不会加以理会。”

    王琼还是比较明智的。

    管着三边,大半个西北的军务都在他的麾下,可问题就在于各处的防务并不是很着紧,无法获得功劳,但也不至于因此而犯错。

    可花马池那路人马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就是皇帝特别派到西北来的一路兵马,且花马池近乎属于三边的“飞地”,张懋和柳景因为花马池一战而落罪,现在驻守花马池的主要也是张懋带来的兵马。

    王琼的意思是,那是皇帝直接治下的一路人马,我只负责监督,不对他们的作战计划和行为负责。

    神英道:“以末将所知,鞑靼人在犯了花马池之后,兵马仍旧在河套等地活动,现在仍不消停。若是鞑靼再来犯的话,花马池有失,只怕其它各处也会跟着受累。”

    你不想管?

    除了花马池这一个地方,别的地方都在你王琼的职责范围之内,你不想管也会被逼着管。

    王琼往神英身上瞅一眼,问道:“你的意思呢?”

    神英道:“花马池本驻有宁夏本地的将官两千余,在英国公奉调回京之后,宁夏巡抚已将这两千多兵马抽调走,虽然如今驻守在花马池的仍旧有过万兵马,咱战力已大不如前。”

    王琼点点头。

    他很清楚,张懋麾下的主力分为三部份,一部分是从京城调过来的,人最少但其实也最没能力,也没经历过实战。

    第二部分就是张懋从京师出发后,沿途从大同、偏头关等地征调的兵马,这批人虽然算是边军,也有一定的实战能力,但问题是长期不让他们回乡,一个个早就没有恋战之心,等于是驻扎在外地,心理上承受极大压力。

    第三部分则是宁夏的人马。

    宁夏这路人马零零星星被调过去有六七千,后来一再被抽调走,也是因为宁夏本地没有义务把所有精锐都驻扎在一个花马池。

    宁夏本地的兵马,有很多有跟随杨一清取得黄河一战大捷的经历,且麾下武器精良,战意十足。

    这群人被抽调走,对花马池的防务影响很大。

    神英道:“大概是朝廷觉得如今花马池驻守的兵马已足够,所以才没有再给那位刘公公调太多的兵马随行,只让从大同增调三千精骑,如今还没到,就怕这会鞑靼人来犯。”

    王琼摇头道:“鞑靼已有两次入寇花马池的经历,以其兵马之疲惫,料想不会在春荒时再来。至于那位刘公公,即便真进了卫城,也跟他说,本官公务繁忙,无暇相见。请求调兵及钱粮等事,一概不加理会。”

    王琼虽然跟刘瑾之间有点交情,但还不至于有多深厚。

    所以王琼的原则是,也不跟你撕破脸,但你想通过我来获取资源帮你成就功名,那还是别想了。

    ……

    ……

    刘瑾的确有要活动关系,帮自己宁夏之行提前做筹谋的打算。

    把郑遂的人带上,也是出自这方面的原因。

    他本觉得,王琼作为研武堂的首席教官,而自己又曾提督研武堂,光是这交情,就应该很深厚,便想借着路过榆林卫的时候,跟王琼多讨一点政治资源,也是他在来的路上就听说花马池那边缺兵少粮。

    “公公,您放心,卑职这就进城去给您传信,您只管等好消息。”

    郑遂作为锦衣卫千户出身,对于刘瑾和王琼的交情很了解,他觉得这是他巴结王琼的好机会,所以主动请缨进城。

    刘瑾满意点头道:“咱家作为镇守之官,不宜随便进城,就靠你了。”

    然后刘瑾就安心在城外的驿馆等“好消息”。

    结果等了两天,也没见郑遂回来,而刘瑾这边却害怕耽搁了行程,这还是他这一路上休息时间最长的,让他心慌。

    小厮道:“爷,您不是说一路上要快马加鞭吗?若再这么等下去,要是朝廷来催,那就是没到镇所,便要记过了。”

    “用你说吗?”刘瑾很不满,“郑遂看上去很精明干练,怎么办事如此拖沓?还是说……”

    有些事,刘瑾其实意识到了,但他不想深究。

    因为他觉得,王琼应该不会那么无情吧?

    小厮直接问出口:“那位王侍郎,一定会给爷您面子吗?”

    “不然呢?”刘瑾道,“咱家在京师时,可是凭一己之力,将一个阁老给按下去,提督研武堂,你当是一般的小吏?再等等。”

    此时的刘瑾已经开始没信心了。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