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暗体 > 第200章 戴森球计划

第200章 戴森球计划(1/3)

    李素佳的无畏和献身,使危机计划署顺利地得到了星际飞船的建造技术和曲率飞行的技术资料,并得到了杨梓祺这一难得科技人才。

    很快,危机计划署成立了以国、z国、r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庞大科研攻坚小组,攻坚小组由刘翰洋和杨梓祺共同领导,刘翰洋担任项目总工程师,杨梓祺担任副总工程师,力图建造加载曲率飞行引擎的星际飞船。

    根据对俘获的“暗河”号空天母舰的研究和技术资料的分析,经过刘翰洋和杨梓祺团队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和不懈的努力,第一艘加载了曲率飞行动力引擎的星际飞船研制成功。

    这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拥有了跨越宇宙空间的能力和在无给养的情况下,在外太空持续作战的能力。

    第一艘星际飞船被名为“荣宇”号。

    “荣宇”号星际飞船长约米,宽约米,上下层,呈完美的棱形结构,可搭载各类型空间战机余架,成员万余名。

    这是人类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星际战舰,续航能力达到了恐怖的年,俨然就是一座移动的巨型城市,也是人类文明向宇宙开拓和迈进的先锋和希望,同时也是拱卫地球文明的战斗堡垒。

    “荣宇”号拥有先进的宇宙空间定位系统和性能强悍的电磁脉冲炮、各种激光武器,以及强大的动力推进系统。

    其最大设计速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公里每秒,巡航速度为公里每秒。

    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达火星,穿越整个太阳系只需个小时,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也只需年。

    配备了冬眠舱的该型星际飞船,也正式预示着一个普通的地球人,在一生之内就可以到达另一个系外星系。

    “荣宇”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人类在对抗梗河一文明和暗黑体文明的武力入侵上,有了实质性的反击手段,也标志着人类具备了星际空间作战的能力。

    继“荣宇”号之后,人类举全球之力又建造了“荣宙”号、“荣之”和“荣星”号三艘同级别的星际飞船。

    四艘星际飞船共同组建了一支具备远距离宇宙空间作战能力的超级舰队。

    舰队由栗剑锋和威廉·斯内特担任联合总司令,刘翰洋任飞行控制总监,杨梓祺为副总监,赵璮为“荣宇”舰舰长,王玉铭为“荣宙”舰舰长,泉田福山任“荣之”舰舰长,特劳德·莫里奥任“荣星”舰舰长。

    超级舰队组建后,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型远航,即从地月轨道附近启程奔赴太阳系的外围---柯伊伯带,在路过火星轨道时,顺道消灭了暗河公司的“暗河”号空天母舰。

    远航结束后,四艘星际飞船返回了地月轨道,地球人并没有急于发动对泰伯星人斥候部队的进攻,而是在地球-金星轨道和地球-月球轨道部署了两道防线,以抵御他们的突袭。

    事实上,四艘星际飞船在实验型远航的途中,针对泰伯星人的斥候部队展开了无数次攻击演练,根据演练的结果,四艘星际飞船将以全军覆没的代价给泰伯星人的斥候部队予以重创。

    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糟糕的战绩,但面对着领先人类文明数万年的泰伯星人,人类能取得如此的战绩实属不易。

    根据文明等级的划分,目前,人类的文明尚处于型文明向型文明行进的过渡阶段,也就是级,而梗河一文明的泰伯星人已经达到了型文明,并向型大踏步地迈进。

    贸然开战,地球人无法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一旦泰伯星人的斥候部队在宇宙空间对地球发动攻击,地球将没有一艘星际飞船具备星际作战的能力,鞭长莫及是最好的注释。

    一旦泰伯星人的星际殖民舰队到达太阳系,两道防线将成为地球人抗击泰伯星人的最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更多的星际飞船也在地球上加紧建造。

    泰伯星人的到来,导致了月球加速远离了地球,地球的气候也随之发生了剧变,气候灾害频发,地球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先是酷热难耐的高温,继而是席卷全球的海啸。

    海啸过后,虽然地球有了一段相对温和宜人的气候,但这段时间短暂而急促,之后,地球进入了漫长的严寒天气。

    地表的平均温度一度接近零下度,即使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最炎热的月份,仍然是一片茫茫的冰原景象,气温一度跌破零下度,漫天的大雪和肆虐的寒风席卷了整个大地。

    地表的严寒使得人们望而生畏,无奈之下,地球上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人口被迫转移到了地下,地下城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区域。

    幸亏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它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和能源供给,但随着更多的人口转移到地下以及地下城的规模不断扩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变得日益紧迫。

    于是,建造戴森球计划,一劳永逸地解决地球能源危机被提上了日程。

    有了戴森球,利用太阳的能源可以为地球增温,地球将重回以前温暖如春的宜居时期,还可以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巨量能源供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