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步入中医之门 > 第13节

第13节(2/4)

2薏米30巴戟天10仙茅10陈皮6炙甘草5苏梗10。有效。

    cript>所以中医无规律可行,不科学。

    cript>呵呵但他是学西医的,全然没否定此病人的全套规范的西药治疗,病情依旧是日复一日的加重,只是指责中医的不可重复性,当然在病的重复上是没办法可以进行循证的,但在证的基础上,中药的重复性会非常好。他不懂中医,也就不需深责他了,我给他回了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cript>道不同不相为,又一个不懂中医的人,西医好啊,这病人请的是全国的名家,西医的,肯定比你水平不会差,但效果依旧不好,病情继续恶化。不过那名家可比你歉虚多了,他现在的博士后都在做中医药抗心衰治疗研究,为什么啊,就是因为我们常请他会诊重度心衰的患者,他看到了中医的优势呵呵,你以为如何啊批评一门学科必须先对那一们学科有精深的研究。西医怎么了,抗生素、激素两宝,临床使用抗生素也常是一个无效换另一个,再无效再换一个,很多病人最后感染不能控制死去了,这样的事西医院发生的不少吧但不能因此否定抗生素的巨大作用啊,还有**使用激素,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是多少啊,使用西药的死亡率是多少啊中医药参予治疗,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是多少啊,死亡率是多少啊钟南山捡了个便宜,但不能说激素就要否定啊

    ,rio

    举此案仅为和学中医的人讨论学术而矣,非为说西医不是,中西医各有所长,取其善者而用之。为医者的目的,乃使病人恢复健康。

    当今中医界有一种看法,说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水平不如西医,不可否认的说,抗生素的发明确实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学中医的人也不要自卑,中医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治疗感染性疾病,而且疗效并不比西医差,在“勿把炎症当热证”一文中我和大家说过几个例子,今天,闲在家中,再和大家说几个,然后和大家说几点认识。

    1化脓性扁桃体炎

    大家一看,这是个小病,很易得治疗,而且西药的抗炎效果非常好,呵呵别急,先让我把病人的情况说完,看看你有什么办法

    这病人是长沙市师范附中的一个学生,其家长根本不信中医。曾在这个学校读书,到长沙来,长师千万别忘了去一趟。那学生一十四岁,患扁桃体炎5天,一直服用口服抗生素。诸位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给肌注或静注抗生素,是啊,为什么不呢当然有其原因,这孩子从8岁开始只要一注射药物不管是肌注还是静滴,就发生晕厥。小孩扁桃体发炎了,发热,家长很急,送到南协和的湘雅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没办法,不敢注时间用药,开了点口服的抗生素、退热药物,在病历上写上随诊就让病人回了,为什么啊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做医生的都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病人第5天晚上高热40度,又到湘雅急诊,医生也没什么办法,处理一个样。于是病人就到了某市级医院,想多看一个医生能找点好办法,呵呵,这下病人走运了,这家市级医院急诊医生不敢处理,却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找中医看去晚上11点我接到电话到急诊科。查小孩的体温398度,扁桃体3肿大,上面有很多脓点,咽喉充血的很厉害。病人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数。血常规:25x109,n91。疏一方如下:

    银花50连翘15薄荷6牛蒡子10土牛膝10玄参10

    白僵蚕10桔梗15生甘草10

    12时小孩服第一剂,次日凌晨4时汗出热退。咽痛大减,继进四剂病痊。此后,这孩子的家人生病,常来看中医。

    2泰能抗炎带来的难题一个拒绝再接受抗炎的病例

    这个病例是一个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男性,70岁,发病的时候病情很重,肺部感染很厉害,先在某医科大学的呼吸内科治疗,什么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三代、四代,以及大环内脂类药物用尽,一个月感染没有控制好,最后,只好上泰能了,联用大扶康防止霉菌感染,病人的肺部感染有了明显的控制,咳嗽咯痰明显减轻,于是那医院就让病人出院了,呵呵不快出不行,这样的病人很难了难

    一周后病人病情再度加重,为什么,感染没能彻底控制,中医说叫做“死灰复燃”了,病人没再到西医院去治疗了,来到我们的中医院。

    病人入院后,管床的医生看完病人就找我说:“主任,这病人,最好转出去”我问为什么,她说这病人肺部感染很重,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还拒绝使用抗生素,这到是个难题,于是我去看了那病人。

    病人告诉我说,自使用泰能后,就感到胃脘部隐疼不适,毫味胃口,不思食,口干,口腔溃疡,疼痛难忍,腹泻水样便,每日35次,1周都没进多少食了,人感到极度疲倦

    于是我就细细的检查这病人,病人气促不能平卧,口唇轻度紫绀,舌光红无苔,舌质干而无津液,舌面及双侧颊部可见散在的小溃疡,颈静脉不充盈,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低,双中下肺可闻及大量的干湿罗音,心界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