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步入中医之门 > 第5节

第5节(2/4)

,别忘了把真实的疗效发到爱爱医网上来

    其它如使用大剂生脉注射液抢救休克、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衰等等临床疗效都十分可靠。当然别忘了辨证选药

    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附子中毒,是典型的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范例西医的大教授利用中药理论解决了附子中毒的问题,作为中医药人员你有何感想

    3木香顺气丸治疗肠梗阻

    当今社会把中医作为保健的良好选择来宣传,或者认为中医是“慢郎中”,现在的很多年青的中医,对中医缺乏真正的了解,于是乎“人云亦云”,也跟着说中医只能看慢性病,为什么这样第一点是我们现在的年青人缺乏临床实践,不敢大胆的运用中医药治疗危重病,再就是当今的民众普遍的对中医缺乏正确认识,再他们看来用西药抢救失败了,只能说病人的命不好,要是你用中医药为主导抢救失败了,他们就不会接受这就在客观上使的中医更加举步维艰了

    但我告诉爱友们,如果你认可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我可以坦率的告诉你,你是做不好中医的,而且你会越做越没信心为什么举个例子说,像慢性阻塞性的肺气肿病人,患者的肺功能都严重受损了,发生了器质性的改变,西医没好办法,我就不信你用中药能使肺的器质性改变逆转。能做到的只是改变一些症状,你不会有成就感。像这样的病你看多了,自然会感到中医的疗效不行,于是乎,作为中医的接班人,你首先就失去了信心,那就更不用说患者了

    如何树立信心,那就是要敢于把中医药运用于危、重、疑、难的病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临床的成功中寻找到自己的牢固的专业思想支撑点,也就是说你才会对中医的疗效有信心

    其实,在当今医务人员社会工作环境很差的状况下,你怕用中医治疗危重病给自己带来麻烦,那我告诉你怎么做,对于一些“死马当活医”的病号,你大胆的用,成功了,你便有名气了,再用病家也就没意见了;失败了病家也不会对你产生多少非议

    我的第一个运用中医药治疗肠梗阻的病人就是一个“死马当活马医”的患者

    当年我在某农村的一个区级医院工作,一个晚上8点,有一70多岁老太太被抬进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我断定是肠梗阻,我告诉患者在场的4个儿子,我说老太太需要手术治疗,我们这儿做不了,你转县医院吧。患者的儿子在我说这话后,拿出一本病历说,不瞒医生你说,我们是在县医院看过几天了,从那儿回到这儿来的。我说县医院为什么不给你母亲做手术。回答是县医院的医生主张手术,但患者已中风5年,且遗留有偏瘫,身体状况不行,手术有可能会人财两空。呵呵~患者的子女听了医生这话认为没治了,就把老太太抬回了,但又不能直接抬回家,一则要是患者死在家中,村里的人会说他们不孝,白养了几个儿子二则还有一个小兄弟在北大教书,要等他回来给老人送终,无论如何,要保一两天才行呵呵~

    这就给我机会了,学习的时候老师说过中医治疗急腹症很有效。于是我告诉患者子女说,既然是这样,我给你治治,希望能把你母亲生命多留几天。注意我说话的分寸,依旧给自己留有退路,呵呵~小心无大差

    怎么治,西医我就只给她用了一组能量,中医我根据辨证予以木香顺气丸,诸位要问,“丸者,缓也;汤者,荡也。”你怎么用丸,呵呵~变法,我把丸药改成汤剂了,病人没工具煎药,我就给他煎,我就要看看我老师说的话是真是假

    药服下去不到一小时,患者开始腹痛加剧,嚎叫腹中攻窜胀痛,呵,原来消失的肠鸣音活跃了起来,患者的家属要求用止痛药,我说等会再说吧,痛起来是气机动了,等气机顺畅了就会自行缓解,服药一个半小时,患者的儿子告诉我老太太打屁了,呵呵~诸位下面的我就不用说了。

    老太太在北大工作的儿子一路悲悲切切地赶回,见到老太太安然无恙,没问清楚就对几个兄长大发脾气,说母亲好好的,怎么打电话让我会来给老人送终呵呵~当然了这不能怪他的几个兄长。

    其后我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急性胆囊炎、重症胆管炎、急性阑尾炎都取得过非常好的疗效,诸位要问,病人放心吗我告诉你在缺医少药的地方,是最能给我们提供积累经验的,有了经验你就有疗信心,于是乎你就会在碰到危重疑难病人时自觉的让你的中医药知识运用起来

    中医药对于某些病的疗效是非常确切的,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甲肝大流行,我日诊3、40号,除极少数非常重的患者外,治疗甲肝我是不用一片西药的,一般地2天热退,5日内小便变清,诸位要问什么方,告诉你无妨,金匮茵陈蒿汤加垂盆草、覆盆草、田基黄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还有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基本上就是中药,很少会用到西医,临床疗效也非常理想,肯定有爱友也想得到我的经验,呵呵~今天不告诉你,以后说到急性肾炎的时候我会慢慢的道来

    关于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成功案例,在众多医籍中是比比皆是,希望热爱中医的人能用心地探讨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