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歌坛之隐神 > 第2-25章 又见传媒体

第2-25章 又见传媒体(1/3)

    “南粤影视学院和星瀚艺术学院在四十年前,其实是一家学校。 ”



    冼文军的这句话让江清川惊讶不已。



    上世,他怎么没听说过这两所学校还有这样的关系?



    “建国初时候,因为ZF的宣传需要,中央教育部受命,在东南西北中各筹建了一共五所表演艺术类院校,分别是东部的沪海艺术学院、南部的星瀚艺术学院、西部的青宁艺术学院、东北地区的奉京艺术学院和中部的天京艺术学院。”



    随着老校长缓缓道出的历史,江清川逐渐开始对这些艺术学院的演化了然于胸——



    这五大学院构成了华夏最早期的艺人培养基地,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在经历最艰难的文化浩劫和随后的改革开放后,这些学院开始逐个解体和分化,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沪海艺术学院成为了第一个被商业化的学校,在由公立学院演化为私立学院的过程中,学院的第一批创建者坚持秉承建校宗旨,于是沪海艺术学院的音乐分院便独立出来,变成了现在的沪海市第一音乐学院。



    而老的沪海艺术学院因为没有跟上后来的商业化脚步,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再次解体变成现在的沪海影视学院和东南音乐学院。



    西部的青宁艺术学院则是彻底失去生源,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宣布停止招生,彻底解散了。



    天京艺术学院也被拆分为天京影视学院、天京音乐大学和天京表演艺术学院三家大学,并分别被教育部、总政歌舞团和天京市教委所管辖。



    东北的奉京艺术学院与当时内地最大的师范院校合并,变成了现在的奉京师范大学。



    尽管是师范类学校,但其表演系的毕业生,在娱乐圈里依然竞争力十足。



    最后,南部的星瀚艺术学院也是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领导中一部分人开始变得浮躁,导致出现了意见相左的两派。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华语乐坛始终不温不火,加之看到隔壁的港岛地区演艺圈大红大紫。



    这种情况下,学校高层间便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之后便由当时副校长孔国华为首的一部分班子成员,组成了创立新学院的派别。



    在一阵明争暗夺后,孔国华以惨败收场。



    在星瀚艺术学院中,他们感觉再无法实现自己的主张,于是这一伙人带着当时的表演学院独立出去,成立了现在的南粤影视学院。



    尽管流行音乐始终半死不活,可音乐圈子里除了流行歌曲外,毕竟还有声乐和乐器演奏等专业。



    这几个专业,已经足够保证星瀚艺术学院在内地的知名度,可影视学院的毕业生就不乐观了……



    按理来说,南方地区开放程度要比北方地区高很多,影视院校的办学理念应该要远高于北部,可是实际却刚好相反。



    他们学校成立后,一没名气,二没地位,教育手段又是野路子出身,和东部、北部的几所学校的系统化相比非常落后,教材大纲也没有前瞻性,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毕业生在影视圈里毫无竞争力。



    加之南方地区的电影和电视剧产业相对北方也比较落伍,全国最大的几家电影电视制片厂都集中在天京、沪海等地,这也导致南粤影视学院的毕业生无处可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期,南粤影视学院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学校发扬光大的路子——和港岛的几家影视公司合作。



    除了高薪聘请来港岛的导演、教授等任教外,他们还协助几家港岛影视制作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并将自己的毕业生早早推入这些公司成为艺人。



    这样几年下来,随着一代代的学生的渐渐出道,这才将南粤影视学院名声一点点打响。



    可在孔国华心中,这一切依然无法和星瀚艺术学院竞争,斗不赢星瀚,一直都是他心中的痛。



    所以自己的学校刚有些起色时,他便力排众议,如法炮制地迅速成立流行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创作和表演两大系。



    这两年,借华语乐坛渐温转暖的东风,他学校里两个系的毕业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现在内地的流行音乐圈中,南粤影视学院的风头也开始盖过星瀚艺术学院。



    “换句话说,他们借这次校庆给咱们学校捣乱,纯粹就是为了给咱们添堵,没有什么蓄谋已久的阴谋咯?”



    听了半天江清川才闹明白,好像这两所学校来攻击自己母校,就是想争口气而已。



    “现在看,是这样的。”



    “那沪海第一音乐学院跟着凑个什么热闹?”



    提到沪海的那所音乐学院,老校长犹豫了一下,然后严肃地对江清川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